疫情後新思維:怎樣才是適當的資產佈局策略?

美國單日確診人數突破五萬人; 納斯達克指數來到歷史最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至今,金融市場創下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新紀錄,除了美股多次熔斷以外,在經濟尚未恢復、美國確診人數屢創新高的情況下,美國科技股代表指數NASDAQ-100指數卻早已反彈突破疫情前的9400水位來到10300的位置,這使得許多華爾街投資人開始擔心股市早已脫離基本面,巨大的泡沫化恐怕將要來臨。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從一情開始就看空美股到現在,他也認為各國央行已實質控制著整個市場的走向,金融市場早已不是自由市場(Free Market),更認為七月恐怕會有一波泡沫化來襲,呼籲投資人應謹慎保守,而非追高買進。

高收益債、美國成長股、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等,疫情後的佈局首選

資產配置 一直是風險管理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然而要確切有效執行卻不是那麼容易,大多數散戶所接觸的金融工具並不多元,儘管是股票或債券,也可能就專注於某幾支產品,因此,投資人應特別注意的是這些投資標的之間的相關係數是否接近或小於0,這樣才可能有效達成風險分散及管理的作用。

在疫情時期,筆者建議投資人應當穩健保守卻不失積極性,投資股票方面,可以參考美國成長股,通常這些公司具有營收穩定成長,並且公司在財務報表上的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是相當充足,足以撐過疫情期間,像是 Alphabet, 蘋果, 微軟, 臉書, 亞馬遜, Visa, UnitedHealth, Vertex 皆為成長型基金所看好的標的。此外,由於各國央行的印鈔政策,低利時代更讓投資人想起了高收益債券的配置策略。高收益債券係指評等低於既有評等機構所評定的BBBBaa級的公司債券,也因為被評估違約風險較高,因此發行公司往往需支付更高的票息才能吸引投資人買進其債券,因而投資人能夠領取較高的股息。然而,儘管機構是利用信用評估等級來定義高收益債券市場,投資人亦可根據自身對公司的分析來判斷違約風險,並投資自己了解的公司及產業,這將有助於投資者本人能夠達到『投資前盡心研究,投資時老神在在,投資結算後開心獲利』的境界。這也是筆者一再強調,『投資理財』的策略因人而異,投資人須了解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可承受之風險高低,來進行投資組合的規劃及配置,否則金融投資工具成千上萬種,每個人都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交通工具來安心地抵達終點,達成自訂的財務目標。

另外筆者也特別提到的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在低利的時代,對於仰賴貿易的國家來說,本幣貶值將可能造成輸入性通膨,繼而損害實質消費支出和投資,而投資不動產、通膨連動債券及黃金皆有助於對抗通膨央行的政策出錯。然而並非所有散戶皆有大筆資金購置不動產,因此REITs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將不動產證券化,並以發行受益憑證方式銷售給投資大眾,它類似共同基金,募集大眾的資金,投資於各種行業的房地產(如購物中心、辦公大樓、停車場、醫院等),並管理其不動產的資產,包括商業(店舖、商場、購物中心、停車場、酒店、辦公室)、工業、醫療服務及住宅等物業,其潛在收入來自於租金與房地產價格增值之收益。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資本沒有那麼大的散戶能夠參與不動產的抗通膨以及定期收租(現金流)的特性。在低利且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時空背景之下,固定收益將會在疫情後的資產配置佈局策略上更加受重視。

金融市場哲學:不當預言神人

我想,初來乍到,初生之犢不畏虎,每個投資人想必在一開始都想過要戰勝市場,報酬率跑贏大盤,我也相信有許多投資者在一開始進到金融市場就嚐到甜頭,報酬率沒幾個月就10%20%起跳的比比皆是,甚至透過財務槓桿達到破100%的也大有人在。然而,筆者深信投資是一場馬拉松,報酬率應看長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以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為例,將近45年的投資生涯年化報酬率接近20%,而他最有名的名言之一:『錢會從沒有耐心的人手中轉移到有耐心的人的手中。』,這也呼應筆者前面的馬拉松之說,在金融市場前應當保持謙虛、保持理性、保持耐心,不當預言神人,累積投資經驗,讓資產幫你用錢滾錢。

延伸閱讀
mingruge的大頭照
mingruge

主修金融,熱愛寫作、熱衷於研究金融市場的理性與非理性。期許自己能在金融市場資訊極度不對稱的機制缺陷下做出微薄之貢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