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過後的全球政經局勢變動,台灣如何超前佈署?

國際政經情勢動盪不安


這五個月以來,全球的政治環境、經濟及金融市場出現了大幅震盪,除了自去年十二月由武漢開始的新冠疫情蔓延至全球造成各產業供應鏈端斷線以外,歐美各國政府亦採取極端措施勒令民眾必須待在家進行自主健康管理,非必要時不准出門。而這樣的封城策略導致中小型企業及許多自營商吃不消,產生了一波倒閉潮。然而雖然受到美國政府的紓困承諾,大企業如美國大型航空公司、酒店業、科技業以及許多零售業的公司是否具有足夠的現金來因應此次的危機將會是投資人所最關切的事情。

在政治方面,前陣子傳出北韓現任領導人金正恩開刀病危,儘管事後看來是虛驚一場,但卻也挑起了朝鮮半島的敏感神經,日、韓、中、美等國亦針對金正恩過世進行了許多兵棋推演及接班人選的推論,美國智庫指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離世將造成北韓政權動蕩不安,是否可能產生軍事衝突,抑或是推進兩韓統一的進程,都是美方考量的觀點之一。此外,美國川普在防疫上使不上力,除了美國境內感染人數突破138萬人以外,死亡人數已突破81500人,諷刺的是,將近一半的州將在近期重啟經濟,在疫苗尚未問世之前,重啟經濟將對美國有不利影響,川普政府的司馬昭之心,背後皆有政治意涵。

而近期對於投資人來說最刺激的,想必就是全球的金融市場了。今年三月份,美國道瓊指數歷經兩次熔斷,暴跌超過2900點,將近12.93%,儘管美國聯準會無預警將襲超過四碼,但市場並未重拾信心,反而加深投資人對於疫情的憂慮。然而到了四月份,意外的是,儘管美國失業人口數字已超過3300萬人,美股卻異常反彈大漲,道瓊指數本月份勁揚11.1%,標普500指數漲幅達12.7%,都創下19871月以來最佳單月表現。那斯達克指數月線大漲15.4%,寫下20006月以來最佳紀錄,年初以來跌幅只剩不到1%。在這樣的巨幅震盪之下,可以理解為何在五月初舉行的波克夏股東會,巴菲特除了認賠殺出500億美元的航空股以外,更選擇在此“非常時期”保留現金(總現金水位達1372億美元),而非逢低進場,想必他認為股市在疫情趨緩、疫苗問世之前,還會有巨幅震盪的可能性發生,而包含巴菲特在內,許多證券及資產管理公司的分析師紛紛表態不會在此時期提供股票的預期目標價格給客戶參考,此時期的價格幾乎不可能預測。投資人在此時進場必須謹慎判斷,投資自己熟悉的企業及產業,並捨棄用槓桿的概念。


疫情後的世界,回不去了?


疫情後的世界將會大幅度改變。前述提到儘管美國大公司如航空業短期之內能夠依著自己的現金及政府紓困金來度日,但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包含Delta, AA, UA, Southwest等此季度營收下滑超過60%,如果疫情過後航空業需要花三到四年才能“完全復甦”,試想,有那家公司的現金水位可以支撐三到四年的嗎?這印證了波音公司執行長卡爾霍恩(Dave Calhoun)在NBC受訪時表示,航空交通處於低迷狀態,航空業復甦預計會十分緩慢。美國政府給予航空業的紓困將在9月底到期。卡爾霍恩預期,9月會有大事發生,「航空交通將不會100%恢復,甚至恢復不到25%,或許要到今年底才會復原50%。因此,航空公司勢必會出現調整」他說。筆者強烈建議投資人須謹慎衡量公司未來的現金流狀況,以及收款狀況,這都將會影響一間公司的營運,及股價。



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疫情之後:亞洲區域互賴、整合,美國領導力下降


關於台灣的超前部署,我想提及兩點:第一:疫情過後,美國領導地位不再,美中新冷戰將持續。第二:亞洲崛起及整合。

美國川普政府在此次新冠疫情的處理失當,並批評世界衛生組織的錯誤資訊及暫停提供其經費(每年約6000萬美金),在英國、歐洲、澳洲、紐西蘭等多國政府皆表示世衛為對抗疫情的“重要組織”,承諾繼續捐助世界衛生組織相關經費,以確保疫情得以控制時,美國政府此舉無疑與世界其他大國背道而馳,加上川普不願意就全球暖化議題與世界各國合作,疫情過後美國經濟勢必出現疲軟,將導致美國威信漸弱,中美的互相卸責,只是大國競爭的政治口水。川普的心力依舊放在十一月的總統大選。


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兼任教授楊永明提到,關於亞洲整合發展,疫情這4個多月來亞洲各國之間反而加強連繫,如東協「10+3」(中日韓)領袖舉行視訊會議要提出防疫基金,東協今年第1季還成為中國大陸第1大貿易伙伴。透過數據可以看到,中國今年1-3月,對美貿易量減18%、對日減10%、對歐降8%、對東協卻增加6%,可以說亞洲區域內的貿易在疫情下增加;中國大陸也在政策刻意而為下,讓「一帶一路」在第1季的投資有所增加;另外,中日韓關係也正持續改善中。

在亞洲各國響應一帶一路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預計在明年底完成談判,台灣在這兩個項目皆被排除在外,若中日、中韓關係改善前瑜穩定,甚至未來中美關係逐步和緩、進步,我國現任政府勢必要將遠光及格局放廣來思考,時間軸要拉長到為來十年、二十年來作部署,未來二十年,台灣要在亞洲整合、世界供應鏈、或是整個地球村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台灣市場小、資金缺乏,卻有無可限量的科技人才及創造力,然而,在國際政治現實上,政府亦應該理性務實地面對現有處境,並想出對策,找出兩岸能夠和平共生共榮的解方,美國、大陸、台灣三方能夠妥協、接受的生存模式,滿足各方利益,在政治穩定、人才充裕、技術優勢、國際資源都良好的情況下,台灣自然能夠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國運昌隆。


昂首闊步、運用智慧、廣結善緣

新冠疫情過後將對全世界政經局勢產生大的改變。許多企業面臨轉型的急迫性; 疫情後的供應鏈風險重新評估; 中美競逐:貿易戰、科技戰、網路戰、熱點戰、代理戰; 亞洲區域(儒家文化圈)快速整合; 台灣的超前部署:美中台三方妥協後可接受的生存模式。在國際政局、總體經濟的變動下,台灣能否化危機為轉機,運用智慧化解而非民粹主義爭端,用大的格局昂首闊步的走向後新冠肺炎時代,將會是我國未來十年能否跳脫政治惡鬥、經濟困境的重要性因子。期盼世界早日恢復正常運作,Stay Safe and Healthy!

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延伸閱讀
mingruge的大頭照
mingruge

主修金融,熱愛寫作、熱衷於研究金融市場的理性與非理性。期許自己能在金融市場資訊極度不對稱的機制缺陷下做出微薄之貢獻。

留言